讓莘莘學子在中國古典中涵泳
  首席評論
  □滕朝陽
  教師節前夕,國家主席習近平考察北師大時說:“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,‘去中國化’是很悲哀的。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,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。”
  習主席的話迅速引起了強烈關註和廣泛反響。負責主編北京市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的有關負責人表示,從明年9月起,北京部分小學一年級《語文》教材中,古典詩詞將由現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,整個小學階段不少於100篇。他還表示,教材修訂並非臨時決定,“我們不是聽了習主席的建議才修訂的,只是巧合”。
  小學階段學習古典詩詞不少於100篇,所選詩詞是不是恰當,這樣的數量是不是合適,當然還要通過實踐檢驗才能知道。不過,從現行的一些小學教材來看,一個學期只學一兩首古詩,實在是有些偏少了。增加古典詩詞的數量,這是在做加法,是對中國古典文化教育的強化。但此前,也有的地方是在做減法,只是不願承認這樣做可能會削弱傳統文化教育,此刻自然更不願承認。其實,在教材中刪除古詩,肯定有相應的理由,如果痛快說出來,大家也好充分討論。修訂教材絕對是個重大事項,不能幾個人說改就改,但近些年來,教材的增刪似乎是有點過於頻繁且有些輕率了。
  習主席的話針對的是教育,指向的則是如何看待並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問題;習主席的話說得很重,但輕視、拋棄我們的傳統文化,難道不正是“去中國化”的表現嗎?很多人都贊成要有文化自信,文化自信當然不能僅僅立於傳統文化之中,但如果連自己文化的根都丟掉了,“言必稱希腊”,又如何自信得起來?已故學者陳樂民先生說得好:“治西學者不諳國學,則漂浮無根;治國學者不懂西學,則眼界不開。文化割棄了傳統,是貧瘠的文化。”只有學貫中西的人,才能說得出這樣有見地的話。今天的中小學生就是明天的社會主體,他們未必都會走上治學的道路,但他們的成長不能也不應建立在“貧瘠的文化”之上。
  從經驗來看,習主席建議之後,在中小學教材中增加古典詩詞和散文,應該會成為一個方向。不過,也有家長擔心,這樣會不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。這就涉及如何改進課堂教學,以及如何平衡課內與課外學習的問題。
  孔孟的思想,老莊的文章,司馬遷的《史記》,李杜的詩歌,唐宋八大家的散文,之所以千百年來傳誦不衰,成為文化的瑰寶,是因為它們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。如何通過課堂教學,使現在的中小學生對它們發生興味、產生興趣,為學生打開一扇通往中國古典之窗,這對老師是一個很大的挑戰。如果老師講得味同嚼蠟,只知道讓學生死記硬背,教材中古文詩詞比例即使加大,也不會有好的效果,反倒可能成為學生的一個負擔。此外,我國古典文化源遠流長,浩如煙海,而教材的容納空間總是有限的,再精彩的課堂教學在時間上也是有限的,因此,提高學生的古典修養和人文素養,教輔的編排、課外的補充以及學科之間的配合也不能忽視。
  老子說“治大國若烹小鮮”,從長遠看,教材的問題未嘗不關乎國家的治理,對教材的改易修訂也應抱著“烹小鮮”的態度。讓更多的中國古典作品進入教材,讓莘莘學子涵泳於中國古典,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就能一代代傳承下去。(作者為北京青年評論家)  (原標題:讓莘莘學子在中國古典中涵泳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83wiuiq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